白蚁危害的隐蔽性
白蚁终身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它选择的筑巢地点和巢外取食活动都必须符合阴暗潮湿的环境条件,通过隐身于泥线、泥被和蚁路钻入被害物内部进行蛀蚀,往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而一旦发现某个部位已被白蚁蛀蚀时,则已构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或者重大事故。在对建筑物的破坏中,由于其隐蔽在建筑物内部的承重墙体、砖墙体、天花板、地下地坪内等处筑巢,或在木构件内部破坏,不为人知,严重的甚至引起房屋倒塌,人畜伤亡。随着钢混建筑物的增多,被白蚁破坏造成倒塌的比率逐步降低,但其内部木构件、附属设施、装璜材料等仍可遭受白蚁危害,特别是大楼内部的空调机大量使用,创造了一年四季适合白蚁生长繁殖条件,加深了白蚁危害的隐蔽性,增加了房屋结构的安全隐患,降低了房屋的使用年限。
白蚁危害的广泛性
白蚁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白蚁对人类的危害就伴随而生、伴随而存,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生产生活进行肆无忌惮地侵袭。房屋建筑、江河堤坝、家俱衣物、仓储物资、文物档案、通讯设施、交通工具、农林植物、金库钱币、武器弹药等等,无所不噬、无所不损,其危害涉及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危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白蚁危害最严重、最普遍的还是房屋建筑和江河堤坝,其中各类建筑物都有可能会遭到白蚁的蛀蚀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以至于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隐患。蝼蚁之穴可毁千里坝堤,白蚁啃啮可塌万幢房屋,白蚁活动与危害无所在不,无孔不入,给人类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均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影响。
白蚁危害侵染传播的途径
白蚁的危害传播途径主要有“飞、爬、带”三大方面。分飞繁殖是成熟的白蚁群体通过产生相当数量的有翅成虫,在每年春季的繁殖季节,进行分飞繁殖,不断产生下一代的群体,扩散种群,在更大、更多的范围内繁殖蔓延危害。这种传播的方式,扩散的距离不大,而且是逐次渐进的,往往要受高山、大河、湖泊等环境因素的阻限,但在地理分布上是连续性的;蔓延侵入是白蚁以蚁巢为中心,修筑蚁路向四面八方侵袭,其活动和取食的半径达数十米乃到上百米,或者通过营建副巢、蚁巢转移等迁巢活动,或者进行群体的分巢活动,建立补充型生殖蚁的群体进行分群扩散,扩大危害范围:人为的传播是白蚁随货物、运输工具、包装材料等被人类引进,从一个地方携带到另一个地方,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定居、繁殖和蔓延。这种传播方式,其距离较远,往往在地理分布上会出现断续现象,潜在危害却相当大。台湾家白蚁早期仅在我国的台湾省有分布,二战期间随美国的战备物资迁移扩散,现已传播到美国的夏威夷地区和我国的南方各省。在我省合肥、巢湖等地,台湾家白蚁已成为房屋建筑、园林树木的主要蚁害种类。近年来,国内已陆续从沿海口岸至内陆的芜湖等口岸,发现从非洲、美洲、东南亚等进口的木材等物品中带有白蚁的活体,人为传播已成为白蚁危害侵染的重要传播途径。
白蚁危害的综合因素
白蚁的基本生存条件是一定的温、湿度和食料。当温度 4℃以上便能生存,25℃~30℃最适宜白蚁的生长,潮湿是白蚁生长所需的水份来源,木质纤维素类的物质是白蚁喜爱的主食,某些化纤、塑料、橡胶也是白蚁的食料,只要具备这些条件,白蚁就能生存和繁衍,而人类居住的房屋建筑就为白蚁提供了这些优越的条件。白蚁是一种古老的社群性昆虫,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其繁殖能力几乎呈几何级数增长,种群的发展速度惊人;旧房基础下留有的树桩棺木、施工现场残留的建筑模板木屑和建筑物室内的木质构件、家俱衣物与装饰材料给白蚁提供了上等食物;建筑物周围绿化草坪等环境中的白蚁常通过房屋基础的各类管道孔口和各种缝隙侵入室内;木质材料(装璜材料、家俱、包装箱)的迁移携带和长时间的存放,给白蚁种群的扩散和蔓延提供了机会;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增添了白蚁生存繁衍的空间;白蚁防治工作中重治轻防的误区依然存在,一些建设单位对白蚁危害认识不足,未能认真做好白蚁防治的预防工作,致使年年治白蚁,蚁害年年在发展,未达到根治和彻底降低城市房屋蚁害率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防治目的,这些都是我们白蚁防治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